cover

第46集_曾国藩为何北上剿捻失败失败,也是一种驭人方法 - 骤雨惊弦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 反馈 给我们
第46集_曾国藩为何北上剿捻失败失败,也是一种驭人方法-骤雨惊弦.mp3
[00:00.0]欢迎收听由骤雨惊弦出品的有声剧曾国藩食用...
[00:00.0]欢迎收听由骤雨惊弦出品的有声剧曾国藩食用育人术学会后无往不利作者爬扫把的猫录制骤雨惊弦主播鲸落。
[00:20.76]第46集曾国藩为何北上剿捻失败?
[00:29.14]失败也是一种育人方法。
[00:35.76]我们接着前面的话题讲解。
[00:39.28]前面我们提到,
[00:41.14]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后,
[00:43.69]为了避免因功高盖主给自己带来麻烦,
[00:47.56]在湘军攻占金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00:51.37]就下令裁撤湘军。
[00:54.85]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
[00:56.62]他先是将弟弟曾国荃的集自营裁撤,
[01:00.36]后又将自己的直属部队裁撤,
[01:04.0]仅仅留下3000亲兵。
[01:08.11]在官场上,
[01:09.78]当一个人的手中有了兵马后,
[01:12.85]就有了权力,
[01:14.83]就有了话语权。
[01:17.12]曾国藩这样做,
[01:19.29]可见他确实对朝廷是忠心的。
[01:24.12]不过,
[01:25.47]对于曾国藩这个下马能治国安邦,
[01:29.04]上马能指挥千军万马的文武全才来说,
[01:33.96]朝廷始终对他是忌惮的。
[01:37.04]善于权谋术的慈禧太后并不是因为曾国藩裁撤湘军才彻底放下对他的警惕。
[01:48.21]要让一个人表现出自己的野心,
[01:51.06]就必须让他不断立功。
[01:54.39]自古以来,
[01:55.68]这样的权谋术在官场上被屡次采用,
[02:00.93]慈禧太后也不例外。
[02:04.86]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
[02:09.99]也就是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的第二年5月三日,
[02:16.05]朝廷突然送来一道上谕,
[02:19.05]彻底打乱了曾国藩想治理两江的计划。
[02:24.15]这道上谕的内容是命令曾国藩北上剿捻。
[02:29.79001]原来一直负责在北方剿捻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由于急功冒进。
[02:37.34]被捻军抓住机会将其包围,
[02:41.04001]最终僧格林沁战死。
[02:45.45]僧格林沁是清朝在和太平军、
[02:49.01]捻军作战中战死在战场上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02:54.48]也是朝廷牵制曾国藩力量的一个关键人物。
[02:59.79001]此人死后,
[03:01.59]朝野震动。
[03:04.66]可是让曾国藩十分意外的是,
[03:09.05]朝廷为何要派他北上剿捻呢?
[03:13.58]此时厢军已所剩无几,
[03:16.58]军力大不如前。
[03:18.74]按照曾国藩自己的话来形容,
[03:21.13]湘军。
[03:22.28]军属强弩之末,
[03:25.38]不堪驱策。
[03:28.77]但即使如此,
[03:30.48]曾国藩也认为。
[03:32.28]捻军根本不会对朝廷形成太大的威胁。
[03:37.66]和太平军相比,
[03:39.85]捻军没有强烈的政治目的,
[03:42.49]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03:44.92]也没有任何信仰。
[03:47.36]在曾国藩看来,
[03:49.35]捻军更像是流寇。
[03:53.54001]那么,
[03:54.81]曾国藩为何北上缴撵会以失败而告终呢?
[04:00.75]这一切都和他的育人方法有关,
[04:05.88]有时候失败也是一种育人方法。
[04:12.0]事实上。
[04:13.22]曾国藩虽然裁撤了湘军,
[04:15.66]但他的影响力太大。
[04:18.39]当时的大清王朝,
[04:20.16]各省的都府大部分都出自曾国藩的幕府,
[04:25.17]这自然让慈禧太后不安。
[04:29.4]因此,
[04:30.45]对曾国藩来说,
[04:32.22]他要面对的压力并不是剿灭捻军,
[04:36.18]而是要驾驭慈禧太后,
[04:39.18]获得清朝统治者的信任,
[04:42.03]让自己在政治上依旧有一席之地。
[04:47.4]曾国藩在晚年的政治生涯主要是和慈禧太后的争斗,
[04:53.59]而他北上剿捻是和慈禧太后斗智斗勇的开始。
[05:00.73]曾国藩靠自己出色的育人技能一次次度过了危机。
[05:08.35]曾国藩在剿捻的过程中,
[05:10.75]如果他不以失败收场,
[05:13.09]就无法达到驾驭慈禧太后的目的。
[05:16.88]曾国藩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
[05:21.62]请接着往下看,
[05:25.98]僧格林沁战死后,
[05:28.05]除了曾国藩外,
[05:29.46]还有另外两个人都是脚捻的最佳人选,
[05:33.93]一个是左宗棠,
[05:35.76]一个势力鸿章,
[05:38.66998]这两人的手中都握有大军,
[05:41.58002]实力雄厚。
[05:43.94]由于左宗棠正在福建、
[05:46.08002]广东、
[05:46.61]广西围剿太平军,
[05:48.75]残余力量无法抽身,
[05:51.81]因此最理想的人选就是李鸿章。
[05:57.04]可是让曾国藩诧异的是,
[06:00.5]慈禧太后却让他督军北上。
[06:04.48]让本是江苏巡抚的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
[06:10.25]而且曾国藩带领的军队,
[06:13.25]除了小部分湘军外,
[06:15.44]均为李鸿章的淮军。
[06:19.28]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06:22.17]如果曾国藩既能指挥湘军,
[06:25.17]又能指挥淮军,
[06:27.3]既能消灭太平军,
[06:29.01]又能消灭捻军,
[06:32.16]那么已经官至几品的曾国藩,
[06:35.79]他在政治上还有什么退路呢?
[06:41.34]曾国藩说,
[06:44.02]留一分余地,
[06:45.76]可回转自如。
[06:48.38]不留余地,
[06:50.31]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咎。
[06:56.28]这就是曾国藩的育人智慧,
[06:59.08002]他并不会认为自己手握重兵,
[07:02.02]一定要将所有的功劳都抢在自己手中。
[07:06.82]而是凡事都给自己留一个回旋余地。
[07:11.4]在关键的时刻可起到自救的作用。
[07:16.22]正是这个原因,
[07:18.06]让曾国藩一开始剿捻就提出了河防战略。
[07:23.82]采取逐步压缩捻军活动范围的方式进行围剿。
[07:29.84]这是一种拖延的战术,
[07:32.55]曾国藩并不想快速将捻军消灭,
[07:36.39]否则自己就真没有退路了。
[07:40.36]在这个拖延的过程中,
[07:42.8]慈禧太后对他逐渐失去信心。
[07:46.52]其中曾国藩受到御史参劾5次,
[07:50.45]停记责备7次。
[07:53.81]可以想象,
[07:55.34]如果慈禧太后真对曾国藩信任他,
[07:58.52]允许御史参劾他。
[08:01.6]对于一个有能力、
[08:03.56]有影响力的人,
[08:05.54]慈禧太后更希望看到他名誉扫地垮塌的一天。
[08:12.92]曾国藩则将计就计,
[08:16.16]用剿捻失败的方式满足了慈禧太后的愿望,
[08:21.53]得到驾驭他的目的,
[08:24.14]给自己一个生存空间。
[08:27.16]后来,
[08:28.7]李鸿章接替曾国藩的剿捻事业,
[08:31.82]依旧采用了何防之策。
[08:35.36]从这一点来看,
[08:37.28]曾国藩的战略没有任何错误,
[08:40.55]他之所以拖延时间,
[08:42.41]就是不想将天下的功劳都收入自己囊中。
[08:47.74]曾国藩通过自己的无能,
[08:51.35]避免了遭人嫉妒成为众矢之的的下场,
[08:56.63]也减少了慈禧太后对他忌惮的程度。
[09:02.06]在当时的官场上,
[09:04.5]很多人讥笑曾国藩无功而返,
[09:08.88]其实只有他心知肚明,
[09:12.63]如果自己真消灭了捻军,
[09:14.91]再次立下奇功,
[09:17.31]那么他就无法全身而退了。
[09:23.08]在剿捻过程中,
[09:25.19]曾国藩用自己的育人智慧再次将慈禧太后驾驭,
[09:31.22]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安宁。
[09:35.32]不过,
[09:36.98]作为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对曾国藩的警惕依旧没有完全放下,
[09:45.17]下一集我们接着讲解。
展开